一、防雷系統(tǒng)的組成與目標(biāo)
高層住宅屋面防雷由接閃器、引下線、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,最終目標(biāo)是將雷電流≤10 Ω低阻抗導(dǎo)入大地。規(guī)范要求:建筑物防雷類別為二類時,接地電阻≤4 Ω;三類時≤10 Ω?,F(xiàn)場以二類住宅為例,接地電阻必須≤4 Ω。

二、前期準(zhǔn)備:圖紙、材料、人員
圖紙復(fù)核
核對建筑電氣施工圖與防雷專項圖,確認(rèn)接地極位置、引下線數(shù)量、避雷帶走向。
材料進(jìn)場
熱鍍鋅扁鋼-40×4 mm、Φ12 mm圓鋼、銅包鋼接地極Φ14 mm×2.5 m、降阻劑、熱熔焊劑、接地測試儀(量程0–20 Ω,精度±2 %)。
人員交底
持證電工2人、焊工2人、安全員1人。班組長每日班前會宣讀“防雷七步”要點。
三、接地極埋設(shè)——“深、直、密”
定位放線
以建筑外輪廓外延1 m為接地極外圈,四角及長邊中點布置,間距≤5 m。
機(jī)械鉆孔
采用螺旋鉆機(jī),孔徑Φ150 mm,孔深2.8 m(比接地極長0.3 m用于回填降阻劑)。
接地極安裝
銅包鋼接地極垂直插入孔底,外露100 mm用于焊接。每根極四周填充降阻劑25 kg,分層夯實,密實度≥90 %。
四、接地干線敷設(shè)——“環(huán)通、焊透”
水平接地體
熱鍍鋅扁鋼-40×4 mm沿建筑底板外圈暗敷,埋深室外地坪下0.8 m,搭接長度≥扁鋼寬度2倍(≥80 mm),三面滿焊,焊縫高度≥6 mm。
豎向引下線
Φ12 mm圓鋼沿剪力墻暗敷至屋面,每處引下線與水平接地體雙面搭接焊,焊縫長度≥100 mm。
防機(jī)械損傷
引出地面部分穿Φ32 mm PVC管保護(hù),管口用瀝青封口。
五、均壓環(huán)與避雷帶安裝——“平、順、牢”
屋面均壓環(huán)
在屋面四周及設(shè)備房頂部設(shè)置熱鍍鋅扁鋼避雷帶,支架間距≤1 m,轉(zhuǎn)彎半徑≥扁鋼寬度6倍(≥240 mm)。
支架固定
支架采用Φ10 mm膨脹螺栓固定在屋面結(jié)構(gòu)層,螺栓入深≥50 mm,螺母加彈簧墊片防松。
焊接要求
避雷帶搭接長度≥扁鋼寬度2倍,焊縫飽滿無咬邊,焊后清理藥皮并刷環(huán)氧富鋅漆兩道。
六、測試點設(shè)置——“可測、可視”
位置
在建筑四角及電梯機(jī)房外墻設(shè)置接地測試點,距地0.5 m,面板采用不銹鋼銘牌,刻“接地測試點”及編號。
連接
測試點與接地干線用Φ12 mm圓鋼焊接,焊縫長度≥100 mm,焊后刷防銹漆。
七、焊接工藝——“熱熔+防腐”
熱熔焊接
銅包鋼與扁鋼采用熱熔焊劑焊接,焊藥用量按焊劑說明書,焊后接頭呈銅色,飽滿無氣孔。
防腐處理
所有焊縫及鍍鋅層破損處先刷環(huán)氧富鋅底漆,再刷聚氨酯面漆,總厚度≥120 μm。
八、接地電阻測試——“一測三復(fù)”
測試儀器
接地電阻測試儀(ZC-8型),輔助接地極距測試點20 m,電流極距40 m。
測試時間
接地極回填完畢7 d后進(jìn)行初測;屋面避雷帶焊接完成后再測;竣工前終測。
合格標(biāo)準(zhǔn)
初測≤6 Ω,終測≤4 Ω;若超標(biāo),增加接地極或換用降阻劑重新測試。
九、常見缺陷與處理
焊接咬邊
原因:電流過大;處理:補(bǔ)焊并打磨平順。
接地電阻偏高
原因:土壤電阻率高;處理:增打接地極或采用電解離子接地極。
鍍鋅層破損
原因:運(yùn)輸碰撞;處理:砂紙打磨后補(bǔ)刷富鋅漆。
十、現(xiàn)場交底一句話
“接地極深2.8米、扁鋼焊透、避雷帶環(huán)通、電阻4歐,一步不漏?!卑嘟M長班前喊話,工人齊聲復(fù)誦。
十一、總結(jié)
通過接地極深埋、干線環(huán)通、避雷帶平順、焊縫防腐、電阻實測五步閉環(huán),高層住宅防雷接地一次成優(yōu),確保后期運(yùn)行安全。